海外内容合作2.0时代:共创共享新格局
当下,信息爆炸式增长,知识更新加速,内容生产和传播迎来巨大变革。在此大背景下,海外内容合作迈入2.0时代,共创共享成为新格局。相比于1.0版本,海外内容合作升级带来了哪些新机遇、新挑战,如何把握潮流、拥抱未来?
把握机遇,开启海外内容合作新篇章
回望过去,传统媒体因信息传播障碍和成本限制,海外内容合作大多局限于同类媒体间的小范围交流。而今,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革命,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,媒体间合作不再遥不可及。加之全球化不断深入,文化交流互鉴需求旺盛,海外内容合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
首先,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为内容合作开辟了广阔天地。以Facebook、YouTube为代表的西方新媒体平台,以及哔哩哔哩、西瓜视频等国内平台的 emergence,为优质内容提供展示舞台,也为海外内容合作搭建了直接桥梁。通过这些平台,优质内容可快速触达全球受众,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和反馈。
再次,随着消费升级,全球观众对高质量、多样化内容的需求旺盛,为海外内容合作提供广阔市场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,对新鲜、独特的内容始终保持高度热情。精良制作、富含当地文化色彩的内容,往往更易引起共鸣、赢得青睐。这为深挖地方文化、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贵机遇。
最后,技术的迭代为内容合作带来新可能。5G、VR/AR等技术的应用,使内容生产和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、互动化、可视化,大大丰富了合作空间。通过技术赋能,海外内容合作可更便捷地实现跨区域、跨平台、跨媒体,激发出更多创意和想象。
直面挑战,海外内容合作路向何方
机遇与挑战并存。海外内容合作虽前景广阔,但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。
其中之一是信息泛滥下的审美疲劳。海量信息的涌入,导致受众注意力分散,优质内容更需苦其心志、精心打磨。单纯的转载、跟风已难引起共鸣,如何制作有温度、有深度的精品内容,成为决胜关键。
此外,文化差异和审美分歧也给海外内容合作带来不小挑战。不同国家和地区,甚至不同年龄段、群体间,对“好内容”的定义各不相同。在合作中,如何有效打破文化壁垒、实现精准对接,考验着媒体人的智慧。
最后,版权问题始终是内容合作中的老大难。随着数字时代到来,版权保护意识增强,如何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合作,需要媒体人妥善处理。对此,明确版权归属、制定合理的版权保护机制、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可行之路。
拥抱共创共享新格局
时代呼唤创新,创新决定命运。海外内容合作2.0时代,如何拥抱共创共享新格局?
共创,即共同创作。在信息互联、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,媒体间应打破壁垒、联手协作,共同制作具有全球视野、体现文化自信的精品力作。可尝试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在尊重彼此文化基础上,融合各家所长,实现1+1>2的效应。
共享,则是将共同创作的内容,通过各种渠道、形式分享出去。媒体间可相互支援渠道资源,或将共同制作的内容,投放到各自拥有受众的平台上,扩大影响面。同时,也应善用新媒体平台,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,实现内容的精准投放。
为此,可从多个维度发力:
- 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。媒体间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明确合作方向和重点,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接,确保高效顺畅的沟通交流。
- 打造跨国联合制作精品。以共同关注的议题为切入点,制作纪录片、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内容。可邀请当地知名人士参与,提高作品可信度和影响力。
- 开展多边联合、内容互换。除了双边合作,可尝试多边联合制作,如三方、多方联手,制作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容。可尝试“走出去”与“请进来”相结合,实现内容互换、资源共享。
- 探索多元合作模式。在传统媒体间合作基础上,将目光投向新媒体平台,开展多元化合作。可通过联合制作、互为内容推荐、联合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,实现共赢。
- 加强文化交流、促进民心相通。在合作中,可嵌入文化元素,如融入当地语言、音乐、风俗等,让作品更具亲和力,增进 viewers 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。
共创共享,海外内容合作路更宽。拥抱时代潮流,大胆创新,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,中国媒体一定能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在海外内容合作中留下深深的“中国足迹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不代表任何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