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国企业信誉挽回:危机公关六步骤
信誉对于企业而言,是无形的资产,也是有形的竞争力。尤其是跨国企业,信誉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维护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,往往会让企业信誉蒙尘,甚至导致品牌声誉扫地。因此,跨国企业必须未雨绸缪,制定周全的危机公关策略,以期在危机来临时快速有效地应对,挽回信誉、重塑品牌形象。
第一步:快速反应,主动公开
危机发生后,跨国企业应及时作出反应,以主动公开的方式控制叙事权。企业应当及时报知公众,避免信息传播的真空,否则空白就会被各种揣测和谣言填满。在这一步中,企业需要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,说明事件原因、经过和现状,展现出解决问题、承担责任的形象。
以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例,英国石油公司(BP)在事故发生后迅速作出反应。时任CEO托尼·海沃德在事件发生次日即赶赴现场,并通过媒体向公众说明了漏油的原因和后续处置措施。尽管BP的应急措施和清理工作受到不少质疑,但快速的反应还是为后续危机公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第二步:诚恳道歉,承担责任
诚恳道歉是企业承担责任、展现诚意的重要手段。跨国企业在发生危机时,应及时、真诚地向公众道歉,表达对事件的遗憾和反省。此时的道歉并不意味着弱势,而是为了获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,为后续的危机解决措施铺平道路。
2018年,星巴克因美国门店发生种族歧视事件而引发舆论危机。时任星巴克CEO凯文·约翰逊在第一时间向公众道歉,并承诺将对门店进行反歧视培训。他還邀请两名受影响的黑人顾客到公司总部进行面对面道歉,并请他们为星巴克的多元化培训项目出谋划策。星巴克的迅速回应和诚恳态度,有效地平息了此次危机。
第三步:深入调查,找准根源
危机发生后,跨国企业应立即展开全面、深入的调查,找准危机发生的根源。企业需要了解危机的成因,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,并避免类似事件重演。同时,调查过程也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,它将成为企业负责任形象的体现。
当华为Mate系列手机在2016年爆出“天线门”事件时,华为公司迅速宣布展开内部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天线设计确实存在问题,华为随即为受影响的用户提供换机服务。华为在调查中的透明度和负责任的态度,有效地稳定了用户信心。
第四步:制定对策,积极作为
在了解危机根源后,跨国企业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予以落实。此时的企业需要拿出诚意和实效,在公众面前展现出问题解决能力,赢得信任和同情。
可口可乐公司在2006年曾面临糖果可乐被控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危机。公司迅速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,并公开检测结果,证明产品安全。同时,可口可乐推出一系列健康形象的广告,积极宣传产品的天然成分,有效地平息了风波。
第五步:保持透明,及时反馈
在危机处理的各个阶段,跨国企业均应保持信息透明,及时向公众反馈进展。企业需要了解公众关切,并及时回应他们的疑虑。这一步骤旨在构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感,让公众感受到企业的诚意。
苹果公司一直被视作维护用户隐私的标杆。当用户数据被泄露时,苹果公司会第一时间向用户作出说明,并详细阐释数据泄露的原因和后续措施。正如CEO蒂姆·库克所说:“你的信息就应该属于你。” 苹果公司始终将用户信息安全放在首位,并保持高透明度,赢得了用户的信任。
第六步:总结经验,完善机制
危机公关并不只是应急行为,而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。跨国企业在平复危机影响后,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,完善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,避免类似危机重演。
日本汽车企业丰田在2009年曾因安全问题在全球召回近千万辆汽车,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进汽车设计、提升质量控制以及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等。此次危机促使丰田反思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,并建立更完善的安全机制,最终使企业重拾声誉。
预则防之,未雨绸缪
跨国企业信誉的建立和维护,有赖于企业自身的前瞻规划和危机意识。预先制定危机公关策略,就像给企业穿上“保护衣”,能大大减轻信誉危机的冲击。同时,企业也应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,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、经营的各个环节,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,化险为夷。
版权声明
本文不代表任何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